弘揚科學家精神與學風建設
【背景鏈接】
2019年6月,中辦、國辦正式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站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zhàn)略高度,就自覺踐行、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huán)境,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構建良好科研生態(tài)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意見》明確,力爭1年內轉變作風改進學風的各項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實施,3年內取得作風學風實質性改觀,科技創(chuàng)新生態(tài)不斷優(yōu)化,學術道德建設得到顯著加強,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揚,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chuàng)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匯聚磅礴力量。
【解讀】
【提出觀點】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基石。學術不端行為不僅背離了科學的精神,更會嚴重挫傷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損害學術的整體生態(tài)。
【權威論述】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習近平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chuàng)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習近平
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信心和決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fā)展制高點。——習近平
創(chuàng)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習近平
自主創(chuàng)新是開放環(huán)境下的創(chuàng)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習近平
要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chuàng)新發(fā)展人才基礎。——習近平
廣大院士弘揚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tǒng),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勇于創(chuàng)新、嚴謹求實的學術風氣,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fā)展偉業(yè)。——習近平
廣大科技工作者強化責任意識,弘揚科學精神,堅定自信,潛心研究,努力做出更多有價值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習近平
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嚴守科研倫理規(guī)范,加強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扎扎實實做事。——李克強
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鼓勵科研人員潛心鉆研,多為青年人成長成才創(chuàng)造機會,幫助解決后顧之憂。——李克強
加強科研誠信建設,避免浮躁,嚴肅查處違背科研道德和倫理的不端行為,營造追求卓越、嚴謹求實的學術風氣。——李克強
【意義與問題現狀】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也更需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當今時代,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chuàng)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我國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但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形勢逼人,挑戰(zhàn)逼人,使命逼人。廣大科技工作者只有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fā)展方向,勇做新時代科技創(chuàng)新的排頭兵,才能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縱觀近年來科研不端行為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我國科研不端行為已經從國內延伸到國際,從科研工作系統(tǒng)延伸到同行評審系統(tǒng),不僅表明科研不端行為在學術界的不斷蔓延,更深層次地暴露出我國學術同行評審已經開始形成灰色產業(yè)鏈。我國科研不誠信現象已經演變?yōu)槿后w性問題,科研環(huán)境破壞嚴重。這不僅嚴重敗壞了科研人員的形象和社會風氣,更造成了科研領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阻礙了科技創(chuàng)新改革發(fā)展的進程。
【原因分析】
從成因來看,我國科研失信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科研考評不健全是學術不端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蒲胁欢诵袨楫a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評機制不合理是原因之一,科研及人才評價指標存在以論文論英雄的現象。長期以來,高校科研院所各類人才評職稱都要看發(fā)表論文和承擔項目的數量。由于發(fā)表論文的數量與自身的學位、職稱、待遇、職位等直接利益聯(lián)系密切,使得一些科研人員產生了學術不端行為,找第三方代筆甚至直接由其代理發(fā)表論文。而且這種現象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灰色產業(yè)鏈條,有商家直接在網上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改包過。
對科研人員的獎懲約束機制不健全是導致學術不端行為產生的直接誘因。一方面,獎勵機制不健全。如在同類科研人才中,對海歸人才設置了多重獎勵標準;對各種國家認定的人才熱衷于錦上添花,而對于常年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和青年科研工作者關懷不夠。另一方面,我國科研不端懲罰措施不足以震懾科研人員,使得科研人員的違法成本較低,警示與震懾力度不足。
良好科研誠信環(huán)境的缺失是造成我國科研誠信狀況堪憂的關鍵原因。當前,有利于科研誠信建設的整體社會風氣尚未形成,且誠信教育的缺失,誠信文化缺乏,使得種種科研不端行為呈多發(fā)趨勢。此外,科學研究領域容錯糾錯的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茖W研究管理中存在急功近利、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壓力,在這種外界壓力和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一些研究人員可能會鋌而走險去走捷徑。
【參考對策】
弘揚科學家精神弘揚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 六大精神
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繼承和發(fā)揚老一代科學家艱苦奮斗、科學報國的優(yōu)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堅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撐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為己任,著力攻克事關國家安全、經濟發(fā)展、生態(tài)保護、民生改善的基礎前沿難題和核心關鍵技術。
大力弘揚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堅定敢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fā)展制高點。敢于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尋新路徑,不畏挫折、敢于試錯,在獨創(chuàng)獨有上下功夫,在解決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頸問題上強化擔當作為。
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把熱愛科學、探求真理作為畢生追求,始終保持對科學的好奇心。堅持解放思想、獨立思辨、理性質疑,大膽假設、認真求證,不迷信學術權威。堅持立德為先、誠信為本,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良好風尚中率先垂范。
大力弘揚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靜心篤志、心無旁騖、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數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反對盲目追逐熱點,不隨意變換研究方向,堅決摒棄拜金主義。從事基礎研究,要瞄準世界一流,敢于在世界舞臺上與同行對話;從事應用研究,要突出解決實際問題,力爭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大力弘揚集智攻關、團結協(xié)作的協(xié)同精神。強化跨界融合思維,倡導團隊精神,建立協(xié)同攻關、跨界協(xié)作機制。堅持全球視野,加強國際合作,秉持互利共贏理念,為推動科技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大力弘揚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堅決破除論資排輩的陳舊觀念,打破各種利益紐帶和裙帶關系,善于發(fā)現培養(yǎng)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務中“挑大梁”,甘做致力提攜后學的“鋪路石”和領路人。
社會層面打造良好學風
弘揚科學家精神,需要整個科學界來維護。這些年來,無論從論文數還是專利數看,中國科研事業(yè)都可謂蒸蒸日上。但與此同時,一些學術不端行為,一些浮夸浮躁、投機取巧的行為也不時出現,比如人為夸大研究基礎和學術價值,無實質學術貢獻者“掛名”等。這些行為不僅侵蝕了科學家精神,也傷害了中國科學界的公信力??蒲姓\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線,認真是科學家的底色。只有嚴守科研倫理規(guī)范,守住學術道德底線,才能守護好科學家的品格和尊嚴,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
弘揚科學家精神,也需要全社會精心培育。科學家精神代表著一個社會的精神高度,也是一個社會共同的精神財富,沒有全社會的共同培育,科學家精神也難拔節(jié)生長。當我們期待科學家心無旁騖、“板凳坐得十年冷”,也要給予他們“數十年磨一劍”的科研環(huán)境;當我們寄望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能在專業(yè)上一絲不茍,也要相信專業(yè)的人辦專業(yè)的事,減少對科研活動的微觀管理和直接干預;當我們希望科研回歸本真,同樣要在考核中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傾向。總之,科學的事業(yè),呼喚更加科學的管理。只有尊重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律、科研管理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推動科技管理體制更加適應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需要,我們才能厚植科學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學家。
提供全國公務員考試資訊
2、厚職網www.hubupload.com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3、更多事業(yè)單位招聘信息訪問